并指症
并指症
并指症表现为手指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指并指。
并指症的指间指蹼如鸭蹼状连在一起,其发生几率和多指症都是手指先天性畸形中最高的。双手同时发生并指症是比较常见的,而对称性并指症也不少见。同时,还会伴有发生足趾变形。
1. 胚胎学
从胚胎期手指形成过程来看,在胚胎发育6周左右,手掌上(hand plate)会形成5个将要发育成手指的隆起(ridge),即我们所称的手指芽(digital bud)。手指芽从手掌上长出,在胚胎发育6∼8周正常分离。若此时无法分离,则会发生并指症。
2. 发病原因及发病几率
据推测并指症存在多种发病原因,但确切原因尚不明。有人认为其发病原因是胚胎分化失败所致,即在胚胎发育6∼8周时准备分化的细胞消亡,导致手指(足趾)之间无法分离。并指症多发于中指和无名指并指及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并指,有时仅指蹼相连,有时是骨骼相连。若并指程度达1/3,则会伴有出现畸形,畸形种类很多。并指症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病症之一,平均每6,000-8,000人中就会有1例,多发于男性,一般家族遗传性占15%左右。
3. 分类
若根据软组织的合并程度分类,并指症可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二类。完全型表现为包括指甲在内的整个手指并指,而不完全型则表现为手指的中间部分并指。若根据合并组织的种类分类,并指症可分为单纯性和复合性二类,需要医生借助造影片子进行判断。单纯性表现为仅肌肉组织(皮肤)合并,而复合性则表现为指骨相连较为复杂。复合性并指症伴有通向各手指的神经、血管和肌腱发生异常。
4. 治疗时间及手术方法
手术时间根据畸形的复合性和相关部位存在差异。一般最佳手术时间是1岁之前,但有时也会等到2岁再做,以了解手部的功能。有很多情况与多指症相同,为了促使手指功能恢复,需要等待最佳手术时间。然而,手术时间越晚,指骨就越易发生变形。例如,若无名指和小指发生并指,原来长度不同的这两个手指并指时间一长,两个手指的指骨就会发生弯曲变形。
若三个以上手指发生并指,应决定需要先分离的手指,旨在促使手指长度生长均衡。尤其是4个手指发生并指的情形,应先分离的是食指与中指及无名指与小指,在3-6个月后再将中指与无名指分离。
并指分离手术采用无痛麻醉手术,需要患者住院,住院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约2∼3天至5-6天。手术时间与多指症不同,由于需要做植皮手术,导致手术缝合面积大,手术时间较长。术后2周可拆线。当然,并指症与其他先天性畸形一样,适用医保。若两个以上手指发生并指,手术次数因人而异,有些只需一次手术即可,而多数则需要分2∼3次进行手术。
手术目的是分离并指,使手指完全独立,形成一个合适的指间空间,保留手指原有功能。然而,重要的是在手指生长过程中需要防止发生排斥作用。若包括指甲末端在内发生并指,需要通过手术在两手指指甲周围再造软组织,此种手术复杂、难度大。
手术不是简单地分离手指,而是需要按“之”字型加以分离,以预防发生继发性排斥作用。
皮肤缺失的部分及手指分离后缺少皮肤的地方需要通过植皮手术加以弥补。
以前植皮手术从腹股沟和臀部取皮,但皮肤颜色较深,质感与手指差异大,而且取皮的部位会留疤。近来,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医生改从足底取皮做植皮手术。其优点是手部皮肤质感与足部最为相似,继发性排斥作用较小。最重要的是足底皮肤厚,取皮部位留疤小,同时,足底不外露。
5. 术后护理及二次手术
手术伤口可于术后2周拆掉大部分的手术缝合线,拆线后需要用皂液清洗伤口,再用软膏按摩。植皮手术后建议长期用祛疤软膏按摩,以减少疤痕留下,使皮肤更柔软。取皮后的足底部位也存在伤口,同样需要用软膏按摩。
手指上的手术切线和植皮后留下的伤疤不会不变,它会受到张力而发生排斥作用。因此,在制定手术方案时应尽量选择“之”字型手术切线来代替直线手术切线,但分离术后的手指指间空间仍会再连在一起而变窄,手术切线会产生排斥作用,因而常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二次手术至少在术后6-12个月才能做,而且比第一次手术更简单。第一次手术后需要分1-2次做二次手术。
并指症伴有指骨变形,指骨朝一侧弯曲。此时,做二次手术时需要通过切骨矫正术,以切除指骨的弯曲部分。若指骨用铁丝等作固定,则需要上石膏,上石膏时间根据指骨结合程度来决定,大约为4-6周。